学校主页

人才培养

2013年05月30日
余志平教授应邀作IC设计前沿讲座系列
  5月29日上午,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兼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IEEE(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Life) Fellow余志平教授,应微纳中心主任林福江教授的邀请,为科大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Gbps Wi-Fi Comes to Reality: The Advent of IEEE 802.11ac”的精彩讲座。

 

 

 

余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精彩,他首先介绍了几个颠覆性的技术变革:Wi-Fi以及touch screen在发展过程中的故事,之后讲述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ac的出现机遇及发展历程。802.11ac是IEEE在2012年提出的基于802.11a的无线局域网标准,载波频率为5GHz,其理论数据率可达到Gbps级别。余教授详细讲解了802.11x的发展历程:1997年的802.11、1999年的802.11b、2002年的802.11g/a、2007年的802.11n、2012年的802.11ac,详细说明了不同标准所对应的数据率的潜力与提升数据率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数据率从802.11的2Mbps达到如今802.11ac的Gbps级别,将为高清视频等大吞吐量的无线传输业务带来更好体验。随后余教授具体介绍了OFDM和MIMO技术,他认为由于802.11ac协议已经将提高数据率的宽带、高阶调制、多径传输的三个发展方向都充分利用,因此该协议可能会是无线局域网高速传输标准的终结版,但是余教授鼓励我们勇于探索,认为还有可发展的空间,并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

 

余教授还特别讲解了通信系统中电路设计中的一些细节知识,比如载波频率的选择——尽量使用低载波频率。由于高载波频率在传播时的衰减大,易受干扰,且实现时功耗较大,低载波频率对于通信系统会更有优势。最后,他就电路设计文章如何进入前沿领域方面分享了他的经验。

 

讲座中,同学们积极向余教授提问讨论,余教授对大家的提问做了详尽的解答。

 

余志平,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Life)Fellow。1967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0与1985年分别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起同时为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其专业领域是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ICCAD),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模拟与电路集约模型建模。已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合著英、中文专著各一本,曾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C CAD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成员、IEEE Fellow提名委员会成员等职。在美国硅谷与中国自1996年起先后参与成功创办5家高科技CAD软件与设计公司。近年来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纳电子器件(包括石墨烯器件与变阻存储器-RRAM)、CMOS射频电路建模与设计、半导体器件物理(包括量子输运与能带计算)等方面。已承担与正在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与国际合作重点项目,973、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1-03)项目等。

 
                    (信息学院、研究生院)
  • 07.04
  • 07.03
  • 07.03
  •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