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郭建东研究员在东区1301教室给同学们做题为“表面纳米结构”的学术报告,从而拉开了少年班学院“恰同学少年”院周系列活动——“科大星”讲坛名家讲座三重奏的序幕。
此次讲座由“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曾长淦主持,他向同学们介绍了郭建东研究员的科研经历和工作成果后,讲座正式开始。郭建东研究员首先对物理所及其从事研究工作的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概括的介绍,然后就开门见山地引入了本次报告的主题——表面。他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已经发生着从宏观简单到微观复杂的深刻改变,我们日常生活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与表面打交道。当今的表面科学关注微观尺度上表面界面的精确构造及其性能的调控,是化学催化、电子器件等领域发展的重要的驱动力。
郭建东研究员指出,超高真空技术是得到清洁表面的前提。他细致地介绍了制备表面的一般手段,如解理、表面原位清洁处理、生长等,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在表面的表征问题上,他解释了电子隧穿及由此衍生而来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并详细地阐述了表面纳米结构的“原位”生长手段和量子阱、超晶格等概念;同时,他特别分析了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应用。随后,他结合最近精细控制复杂氧化物薄膜生长的工作,来讨论表面物理对材料生长的指导作用。
最后,郭建东研究员勉励同学们,科学的发展趋势是由粗略、体相、简单到精确、低维、复杂,表面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会令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调控更加强大,他希望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投身到这一领域。在师生互动环节,郭老师平易近人、学识渊博的学者形象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关于实验方法、研究所培养任务等问题都得到了耐心的回答,报告结束后还有人围上讲台,与郭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郭建东,1996年在中国科大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田纳西大学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人才计划”回国,现任物理所研究员、课题组长、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兴趣包括复杂氧化物表面、界面结构的精确控制制备及其相关的新奇量子效应等。近期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承担基金委仪器重点项目、科技部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等科研任务。2012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
(少年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