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5年04月17日
法国科学院院士Phillippe Walter教授访问中国科大并做客“大师论坛”

4月15日,应学校邀请,法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索邦大学Philippe Walter教授访问我校并做客“大师论坛”,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作题为《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化学成像与文物保护Chemical Imaging of Works of Art)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啸教授主持。

Philippe Walter教授以博物馆现场检测油画的实例开场,系统介绍了微区X射线衍射(μ-XRD)、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等先进分析技术在艺术史、考古学及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从埃及帝王谷墓室中沉睡的矿物颜料,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调色盘里的化学智慧,直至印象派画布上跃动的光影分子,他以生动的案例诠释了科技如何解码艺术背后的物质语言。值得一提的是,他介绍了团队通过化学成像技术系统研究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真伪,从颜料成分、元素分布及微观结构三个维度科学鉴定了真迹与复制品差异,该工作为艺术品鉴定提供了坚实科学依据。此外,红外光谱成像和高分辨率X射线扫描等技术能够“透视”画作表层,揭示底稿线条、历代修复痕迹等隐藏信息。这些前沿技术不仅深刻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还搭建了科技与人文的桥梁,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化学成像技术的适用性、中国书画材料的特殊性、AI在文物修复中的潜力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Phillippe教授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大在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创新成果,并期待未来在数据共享、方法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访问期间,Philippe Walter还参观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地,围绕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文物保护、文物建筑防火安全技术、同步辐射在考古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讨论,助推中法在文化遗产科学领域的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04.17
  • 04.17
  • 04.17
  •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