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5年04月25日
牢记嘱托谋发展丨中国科大举行2025年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

4月25日下午,2025年图书馆VIP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东区大礼堂举行。校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党委副书记常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邓建松,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薛天,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李峰出席典礼。校党委副书记周丛照主持颁奖典礼。

校友代表、第12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ACM Fellow、IEEE Fellow、8800校友杜文亮,校友代表、校友新创基金会代表、9500校友刘志峰,学校相关院系和部门负责人,第44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奖同学,以及他们的中学校长、老师和亲友参加了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前,学校领导与参加典礼的校友嘉宾、郭沫若奖学金获奖学生合影留念。

常进代表中国科大全体师生,向获奖的35位学子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在致辞中,常进先后讲述了我校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先生,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第十二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奖者杨培东教授,校友代表杜文亮教授等人爱国奉献、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并寄语同学们要以“红专并进”的精神校准人生航向、以“理实交融”的务实锤炼创新利刃、以“追求卓越”的勇气攀登科学高峰。常进强调,4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九周年,广大同学们要时刻铭记,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最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出独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华章。

常进说,孺子牛雕塑始终注视着校园,这座被无数手掌摩挲得发亮的雕塑,承载着前辈们“科教报国”的精神密码。当你们今天接过这份传承四十余载的荣誉,接续的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衣钵,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

校友代表杜文亮于1988年带着对科学的憧憬踏入中国科大,他说,毕业时,校园石碑上镌刻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已经深深烙印在灵魂中,并在此后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他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勉励新一届获奖同学,接过郭奖火炬,意味着光荣的使命:既要珍视这份荣誉,更要以此为动力;要敢于挑战难题,扎根科学研究;要敢于攻坚克难,解决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最急需的难题;要坚持初心,科教报国。

苏州中学校长周祖华表示,苏州中学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子进入中国科大,在中国科大的高质量培养下,他们迅速成长为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和学术领袖。两校携手书写的篇章,不仅是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的典范,更是一段“以少年之志,铸国之重器”的壮丽征程。衷心期待今天获奖的各位同学,以“郭沫若奖学金”为契机,将星星之火、点点之光发扬传播,用智慧为人类文明刻下中国印记,让科学的火种照亮人类前行的征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肖朝云表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科大多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输送上有非常深度的衔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别尊崇中国科大所倡导的“用心去读好报国、科学、励志‘三本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成就更好的自己,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中学与大学教育一脉相承,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是对高品质教育共同的追求与实践。

舒歌群和常进分别为第44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向各中学领导颁发“喜报”。

郭沫若奖学金是以中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生前交给中国科学院党组的15万元稿费设立的专项奖学金,该奖项用以激励科大学子勇攀科学高峰,是新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奖学金,是每一位科大学子梦寐以求的崇高荣誉。目前,郭沫若奖学金由图书馆VIP教育基金会与新创公益基金会共同立项提供奖金。自1981年第1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发至今,共有1145位科大学子获此殊荣。历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他们在教育科研、前沿科技、金融IT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

(党委宣传部)

  • 04.25
  • 04.25
  • 04.25
  •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