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学会农业光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光学农业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办
5月11日,由中国光学学会农业光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光学学会、中国科大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阜阳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光学学会农业光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光学农业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光学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

专委会成立:开启农业光学交叉学科发展新篇章
会上,中国光学学会农业光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农业光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崇峰教授代表专委会作筹备工作汇报,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顾瑛院士、中国科大党委常委申成龙、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阜阳市副市长郑久坤分别致辞。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顾瑛院士分别为首届主任委员中国科大刘文教授和其他专委会委员颁发聘书。会议由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陈巍主任主持。

学术盛宴:前沿成果引领农业光学创新
大会特邀顾瑛院士等专家作大会报告。顾瑛院士提出“无创光疗”新方法,通过精准紫外调控安全补充维生素D;杨其长院士分享了LED植物工厂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实现作物产量与资源效率双提升。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揭示了光质调控茶树代谢的分子机制,为优质茶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刘文教授介绍了中国科大团队在光学与农业交叉研究方向工作并重点阐述了“光电农业”概念和部分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的研究成果。山东农业大学由春香教授对碳点光肥研究最新成果和推广应用进展作了报告。
分论坛聚焦:产学研共探技术落地路径
会议设立两大分论坛,围绕发光器件、光谱作物互作机理、农业光学仪器装备、农业光学薄膜等方向展开深入研讨,来自浙江大学、吉林农大、湖南农大、安徽农大、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16家单位的20名学者作高水平主题报告。会议特设墙报展示区,收录了来自深圳理工大学、湖南农大等单位的12项青年研究成果。协办单位还现场展示了光谱调控人工气候箱、植物表型分析平台等产业化成果。
未来展望:光学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光学农业学术研讨会每二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六届,在光学赋能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下,本次会议规模达到历届之最。农业光学作为光子学、农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对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双中和、碳减排”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光学学会农业光学专委会的成立是我国农业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专委会将持续打造研讨会品牌,推动我国光学为农业赋能及光合作用基础理论研究、光电子技术在农作物光照管理及单位土地光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为我国农业重返“农耕文明”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物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