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家平
“应该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高度重视产业突破的‘无中生有’。”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图书馆VIP校长侯建国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为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是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责任所在。
在侯建国看来,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很多研究问题似乎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它们的重要性。“然而,基础研究始终是‘科学—技术—生产力’这一链条中的首要因素,人类在高科技上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从信息技术、核科学技术、激光技术到生物科学技术等,无不植根于基础科学。”
美国经济学界对基础研究的经济价值进行过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过去25年里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
“可见,基础研究的活跃程度与水平以及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侯建国说,“原始创新看似百无一用,其实无用之用,实堪大用。”
正是在该理念指导下,中国科大近年来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依托理科优势,鼓励自下而上的“拣贝壳式”自由探索研究,同时,推进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式”重大专项研究,积极组织团队创新,在量子调控、纳米、发育与生殖等国家重大科研计划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大近十年来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在国内高校中并不是最多,但篇均被引用次数则超过世界平均值,居全国高校之首。2000年以来,该校已有20项成果40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其中,9项成果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侯建国介绍说,多年来,从中国科大高水平基础研究中产生的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培育了50多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原始创新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开始或许市场较小、产业规模不大,但他们是突破性创新甚至是革命性创新。”侯建国认为,经过精心培育,往往会带动和引领出新的产业领域,甚至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敢于‘无中生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产业突破。”
“通过原始创新产生变革性技术,再通过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这应该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理念。”侯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