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01月22日
[科技日报]“神课”老师的神奇考试方式

考试不划范围 考题可能无解 学生自荐考题可获加分
“神课”老师的神奇考试方式
刘爱华

 

■将新闻进行到底

 

考试不划定范围;考题可能无标准解、唯一解,甚至无解;考试时要对题目有所筛选,因为不可能全部做完;学生还可以自荐考题获得加分……您见过这样新颖的考试方式吗?

  

近日,图书馆VIP“计算物理”课教师丁泽军的考试说明幻灯片被学生传上网络,一时间引来无数网友的赞叹,这门课也被称作“神课”。

  

考分不是全部 注重全方位考评学生的综合能力

  

 丁泽军,图书馆VIP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计算物理”已经十二年了。因为“计算物理”期末考试的高难度,丁泽军也被学生戏称为“杀手”。说起网上的反应,丁泽军表示也知道一些,他笑着说:“我的目的是想全面地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

  

“其实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实际上只占我这门课总成绩的约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主要是课后作业等平时成绩,学生还可以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获得加分。”丁泽军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总分评定公式,其中,期末考试分数会乘上一个神秘因子,说起这个因子,丁泽军表示还不能说,他会在考试结束后通过网络向学生公布。

  

 这门课程的课后作业有十几道题,数量不多,可一点都不简单,“每做一道题都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学生能够每道题都认认真真做的话,考试肯定不成问题”。为了杜绝平时作业的抄袭问题,丁泽军立下规矩,如果发现学生抄袭,那么抄袭者本人和被抄袭者的这道题都会被判零分。为了防止“误判”,丁泽军也有绝招,“我们会从技术上做一些鉴定”。这样严格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正是这些高难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对于考试中的大题量,丁泽军表示只是为了减少考试时偶然性误差的机会。“我将题目量尽可能放大,每年的考题也都不重复以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上,丁泽军都会将这门课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学生。而最终的总评成绩证明,这门严格而新颖的课程中,学生的成绩都比较理想,高分考生也比较多。

 

鼓励自荐考题和课题研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

  

丁泽军鼓励学生自荐考题,要求是必须原创,难度要恰当,另外还要注意考题的体裁形式。 “我想借助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原创能力”,丁泽军说,“如果学生自己出的考题能够被我们选中,证明他对这门课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有比较全面的掌握。”

  

 而在这个创意实施的最初几年中,都没有学生主动推荐考题。无奈之下,丁泽军将自荐考题作为一道考试题目出到了试卷里,可是效果仍然不明显。这几年,慢慢地有学生会提供原创考题,可是始终不太多。“原创能力需要慢慢培养,我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和启示”。

  

 曾经,丁泽军还尝试过在这门课上使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可是效果并不好,“学生们带着一大摞的参考书,考试时就光忙着翻书找公式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之后,丁泽军将考试改成半开卷的形式,考试时只允许学生带一页纸,在这页纸上,学生可以写上自己需要的任何公式或者数据。实践证明,使用半开卷的形式,学生的成绩反而上升很多。就在去年,丁泽军还收藏了一份学生的“小抄纸”,“密密麻麻写了一页,写得非常漂亮,我留着做个纪念”。

  

 除此之外,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也有加分的机会,有些课题是丁泽军布置的,学生也可以自主设计课题,课题的构思需要原创,并且要有相当的编程难度才行。“我希望学生能够应用这门课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个有挑战性的未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丁泽军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安排了答辩环节,答辩得分跨度很大,没有价值的课题可能会得零分,而好的课题得分可能会达到一百分。“这种课题的设计和解决体现了学生真正的能力”。平均下来,一个班里可能只有10%的人能拿到课题得分。“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最终,课题得分会按照比例加入课程总评成绩中去。对于总分表现最优异者,还会获得一份特别的纪念品。

  

2008级物理学院本科生陈希,在大三时出色地完成了丁泽军布置的“高阶魔方的计算机解”这一课题,随后这一研究论文刊发于国际知名计算物理刊物《计算物理通讯》,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当年,陈希的“计算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可是凭借出色的课题研究却拿到了平均一个班只有一个的总评满分。“她有超强的编程能力,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尝试各种解决方案,而这在平时作业以及不以编程为重点的期末考试中很难体现出来”,丁泽军说。如今,陈希已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教学引人入胜 擅长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计算物理”是物理学院每一位学生都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我想通过这门课程让他们清楚计算物理的基础概念,同时也想让他们拥有实际的编程能力。”丁泽军表示。

  

虽然教授“计算物理”这门课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丁泽军每次上课前还要花几天时间来备课。“大体的框架我心里很清楚了,可是很多细节的问题,我还要重新过一遍,另外看看是否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从2000年讲授“计算物理”开始,丁泽军每年都会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反馈对讲义进行完善。如今,课程的讲义已经成了厚厚的一大本。

  

 在课堂上,“丁泽军擅长把枯燥的概念形象化”,中国科大2010级本科生张晓讴说。在讲述“大数定律”时,丁泽军引用了电影《死亡笔记》中“侦探通过调查犯罪者的平均行为断定其身份”这一情节来讲解,学生们自然容易理解了。除此之外,丁泽军还用美国大选来类比“标度变换”这一处理参数的方法,他这样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大格子内部的黑色小格子多于白色小格子,那么整个大格子就可以视为黑色;这就像美国大选时,一个州内支持奥巴马的票数多于支持罗姆尼的票数,那么这个州就视为支持奥巴马”。就这样,一节枯燥的基础物理课,活跃成了一堂生动的专业启蒙课。

  

不仅讲课方法吸引人,丁泽军的课程内容也非常广泛。“他能够从各方面充分引导学生接触计算科学的核心方法,还能从不同体系中提炼出内含的本质”,中国科大2010级本科生韩强说,“上这门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一就是改变了我对计算物理的看法,让我明白计算的本质是为了洞察,其二是让我看到了很多复杂美丽的现象也许只来自基本规则的简单重复,让我看到了物理的美。”

  

 “科大的传统就是重视数理基础,并且对学生严格要求。”丁泽军是“老科大”,1977年进校后曾受教于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吴杭生,“吴老师非常重视本科生教学,讲课严谨,而且他的考试很难,我是在精神上继承了科大的传统”。丁泽军说。

 

             科技日报 2013年1月22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 08.19
  • 08.10
  • 08.08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