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5年03月04日
【安徽日报客户端】中国科大刷新超导体系 “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记者3月3日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学者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成功构建了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与现有最优经典算法相比,其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速度比目前最快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超过谷歌2024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

这一成果是我国继“祖冲之二号”达到超导量子计算体系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后,再次打破该纪录。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3月3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41B47

祖冲之三号芯片示意图。 中国科大 供图

“量子计算优越性”验证了量子计算系统能够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的可行性,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一个国家量子计算研究实力的直接体现。目前,中国和美国相关实力稳居国际第一方阵。2019年,美国谷歌公司率先宣称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但该成果很快被中国团队用更先进的经典算法推翻。此后,两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呈现交替领先态势。

在66比特“祖冲之二号”的基础上,中国科大团队大幅提升了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实现了105个比特、182个耦合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比特相干时间达到72微秒,并行单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90%,并行两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62%,并行读取保真度达到99.13%,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测试其性能,团队在“祖冲之三号”系统上完成了83比特32层的随机线路采样,以目前最优经典算法为比较标准,计算速度比最强超算快15个数量级,也超过去年10月谷歌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为目前超导体系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

此外,“祖冲之三号”采用了二维网格比特排布芯片架构,为今后实现大规模量子比特的集成和操纵铺平道路。

413EE

中国科大朱晓波教授(左)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中国科大 供图

“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总设计师朱晓波表示,量子优越性是量子计算强大性能的综合体现,是近期应用探索和实现可拓展量子纠错的基础,在“祖冲之三号”取得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后,团队正继续开展量子纠错、量子纠缠、量子模拟、量子化学等多方面探索。

《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一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构建了目前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对此前66比特处理器(祖冲之二号)的重大升级”。鉴于该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物理学会同期在《物理》杂志上特别刊发观点论文,深入解读并重点介绍了该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要意义。

作者:陈婉婉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5-03-03

原文链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1378119.html?isShare=true 


  • 03.18
  • 03.18
  • 03.18
  •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