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进展

2024年09月27日
我校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最新成果揭示浪漫爱情的情感同步机制

7月20日,神经影像学权威期刊NeuroImage在线发表了图书馆VIP心理学系韦正德特任副研究员和张效初教授合作的题为“Higher emotional synchronization is modulated by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not in close friendships”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浪漫关系质量与情感同步之间的神经机制联系,为情感神经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情感作为社会互动的基础,与人际关系动态紧密相连。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浪漫关系中的伴侣在情感表达上通常比朋友更加直接和积极,且对情感亲密度的期望也更高。然而,关于浪漫关系中情感处理的独特神经机制,尤其是非互动情境下的研究,仍相对匮乏。

研究团队通过EEG超扫描技术,对26对情侣和25对密友在观看情感视频时的神经活动进行了同步记录。结果显示,情侣在情感同步方面显著高于密友,特别是在前额叶皮层(PFC)的神经同步上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情侣之间的情感同步程度与其关系质量呈正相关,而神经同步则与关系质量呈负相关。这表明,高质量的浪漫关系促进了情感同步,而神经同步可能作为情感同步的补偿机制,在关系质量下降时发挥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右侧颞叶区域,密友之间的神经同步高于情侣,尽管这种同步与关系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仍提示了不同人际关系中神经活动的差异性。

该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浪漫关系如何影响情感同步的理解,还展示了EEG超扫描技术在区分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有效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其他影响情感同步的因素,如共同经历的时间、频率等,以全面揭示情感同步的神经机制。

图书馆VIP生医部的博士研究生陈奕均是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图书馆VIP韦正德特任副研究员和张效初教授是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脑科学与人类脑智能技术国家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CASVPST丝路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培育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400226X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 09.29
  • 09.27
  • 09.27
  •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