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全国样板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助推学子成长成才
4月28日晚,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在西区3C101教室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党课学习,结合本科生学习生活实际,邀请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和近代力学系教学主任公泽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支部全体党员参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列席会议,15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

院党委副书记、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牟玲以《加强作风建设、筑牢党建根基》为题,结合本科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工作特点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分享。她强调,本科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的“神经末梢”,是培养青年党员的主阵地,希望年轻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学业帮扶、心理疏导为主要内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建设新时代坚强战斗堡垒。
学院负责“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近代力学系教学主任公泽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本科生进实验室工作。公泽详细解读了导师职责与学生职责,结合优秀案例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计划与重要意义。他强调,本科生进实验室经历可成为衔接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的关键桥梁,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导师研究方向进行双向选择,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他勉励同学们积极与导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主动寻求学业、科研等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学院将提供各方面保障和政策支撑,推动本科生进实验室全覆盖,发挥科研平台和优秀师资对本科生培养的支撑作用,通过“老带新”提升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的培养目标。
支部党员、2025年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贾振东、谭明阳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科研方面的经验与心得,鼓励学弟学妹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专注地投入其中,保持学习的连续性;积极培养与人沟通交往和信息获取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等平台资源,明确个人目标,做好规划衔接;同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实践。

最后,吴恒安以“责任感”为核心要义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他回顾了自己本科期间加入党组织和成长的经历,教育引导同学们作为全国样板支部的一员,要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表示,人的一生有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机会,年轻的学子们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做个有志向的人,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互动交流环节,吴恒安鼓励同学们大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积极应对挑战,加强与学长学姐、导师、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做到自律自省,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于2024年4月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全校唯一入选全国样板支部的学生党支部。支部以“育人”为核心,在创建过程中形成了“一座灯塔、两个注重、三项提升”的鲜明特色,坚持传承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本科生党员联系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优势,积极开展学业帮扶、参与“学友计划”,服务师生、奉献社会。五年间,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18人中,14人为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其中有5人为历届院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4级新成立的5个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中4人为本校推免的党员,另有2人为支委;2024级5个本科生班级班主任助理均为本校推免的党员;2023年首届“图书馆VIP善义奖学金”获得者中的6位本科生全部为支部党员。他们以奋勇争先的“头雁”效应,全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来,支部将继续以“育人”为首要任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创新实践,筑牢支部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工程科学家。
(工程科学学院)